天星小輪1898年5月1日開始在維多利亞港兩岸提供服務,今年即將邁向125周年。
超過一個世紀,天星小輪乘載着無數市民穿梭於維多利亞港,幾乎每個香港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星小輪故事和情懷;幾乎每位遊客都曾在天星小輪上留下對香港的美好回憶。
從城市發展角度,也許古舊的天星小輪早要淘汰,但一座城市的底蘊又豈止於發展?更彌足珍貴的是人文歷史的沉澱,而天星小輪正是香港抹不去的標誌和時代印記。
文:昭仁 圖:黃冠華
印度商人創辦 前身「九龍小輪公司」僅服務九龍倉員工
回首往昔,天星小輪一開始其實並不是服務普羅大眾,而是作為九龍倉員工的渡海小輪。「1880年,印度商人米泰華拉(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)創立『九龍小輪公司』(天星小輪前身),其後米泰華拉退休返回印度,就將船隊及整間公司賣給了九龍倉。1898年改名為『天星小輪公司』,成為了今時今日的天星小輪。」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總編輯蔡思行博士,揭開了天星小輪的「身世」。
天星小輪之所以以「星」為標記,其實就要追溯至1898年之前,當時最早的船隊有一艘船叫「曉星」(Morning Star),這個「星」後來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天星小輪的一個標誌。
「1972年之前,小輪作為來往港島、九龍、新界離島的渡海唯一交通工具,是非常多人去乘搭的。」之後紅磡海底隧道通車,構成了直接競爭,之後地鐵過海線路開通,可謂直接衝擊到天星小輪的生意:「上世紀7、80年代,小輪開始面對一些不同挑戰,到現在受疫情影響,情況更加嚴重。」蔡思行擔心天星小輪長久下去會走向結束。
百載歷經數次加價 66年爆發「九龍騷動」極具爭議
走過百年歲月,天星小輪也歷經數次加價,不過加價頻繁程度其實遠不如港鐵,但此次一加就要求加1.8元至最高4.2元,超越近年申請的加價幅度。
「其實早期來說,真的沒有怎樣加價,1898年開始,1906年開始有月票,平時單程也沒有加價。」蔡思行回顧歷史,直到差不多1965年,天星小輪過了半個世紀,才以員工薪金提高和碼頭、渡輪保養費用增加為由,向政府提出加價,建議頭等本來兩毫子加五仙,增至兩毫半,引發出社會爭議甚至「九龍騷動」。
「1966年『九龍騷動』,當時時任市政局議員杜葉錫恩拿了20,000多名市民簽名,促請天星小輪不要加價影響民生,但當時公司由西人主政,就說你可以不坐頭等,三等沒有加價,坐一毫子的三等就可以了。」蔡思行形容當時是「民意不敵五仙」, 爭議非常大。
直至上世紀7、80年代,隨着其他交通工具出現,渡輪乘客人數不斷下降,當時再加價亦未引起大爭議,直到今次基於加幅甚高,才再引起熱烈討論。百多年高低跌宕背後,仍舊不變的是大家對天星小輪的情懷和憶記,大家都希望和天星小輪一起共渡時艱。
愛在渡輪上思考人生 蔡思行:天星小輪每個角度都美
「為何我喜歡乘坐天星小輪?因為可以在上下層吹着海風,看着維港兩岸的燈飾、建築物,可以思考很多東西。」蔡思行憶起自己在港大求學時,一旦有想不通的事,便會步行至中環天星碼頭,坐一趟天星小輪,短短一程已令他得以理清思緒,想通了不少學術、人生課題。拿着泛黃的「天星」明信片,蔡思行感慨地訴說前塵:「天星小輪隨便哪個角度,都可以找到香港美麗的地方。」